最近参加了一个萨提亚式心理学培训课感受颇多。对我本人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,三天课程下来充实又震撼,所以记录下来。
百度百科显示: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,是由美国首位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·萨提亚(Virginia Satir)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,萨提亚模式,又叫联合家庭治疗。其中最大的一个理论就是目前发生的人际关系、亲密关系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有关。通过对原生家庭关系的深度分析来解释现有的人际关系、亲密关系问题并且改善。
起初这个观点我是不信的,但是看了同学们的个案分析感觉很神奇。这里面涉及到同学的隐私所以案例我就不描述了,把我自己的理解在这里阐述下。
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容易发生的误区有打压教育、百家饭、溺爱。
打压教育比较常见,近几年流行的鼓励教育就是与之相对的,对儿童的心理造成压迫,留下伤痕。这类儿童长大之后不敢表露自我,自卑,没有安全感等等。
百家饭是童年有脱离父母生活的经历,比如在爷爷奶奶家长大。这类儿童长大会没有自我价值,没有安全感等等。
溺爱也是比较常见,这类儿童长大会没有独立生活能力,自我中心化严重,抗挫折能力差。
另外还有一个是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比较多的“对和错”和“你的我的”教育。“对和错”容易形成苛刻的道德标准,很不利于人际交往。“你的我的”则是利己主义,前几天抖音上看马云的视频,马云提出利他主义在未来将更容易成大事。
虽说上面的理论慢慢的被现在的家庭教育理解,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,但是依然有些事情是潜意识中留下的。比如,爷爷对父亲的打骂教育,父亲对我的时候,舍不得打,打到一半停下来。这种的就会由暴力转变为冷暴力,皮肉伤变成了心理伤害,影响可能还要大些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觉得后怕,急切的想问问解决方案。下面讲些我的理解。
这堂课里面,我理解比较深刻的一点就是,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往往是我们对待自己的一个折射,我们经常忽略自己的感受,对别人的时候也会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。过分强调事实,忽略人的感受叫做同理心缺失。所以,解决方案就是锻炼对自己情绪的感知。其实这一点,也与蔡康永的情商课的观点一致,康永哥认为情商高就是让自己舒服,细化自己的情绪颗粒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,更舒适的生活。
而很多心理培训机构的存在,我认为是帮助我们去觉醒和细化这部分认知。过分神化的宣传是不合适的,读者可以自行分辨一下。
三天课的收获对我个人而言,我觉得有下面几点。
1、共赢的心智模式。以前以为共赢只是做生意上面的概念,这堂课之后,发现利己主义是我一直以来的思考问题的方式,即使有时候为了完成某些任务暂时的合作也是从利己出发的。记得我发现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的那天晚上,在地铁里仔仔细细的观察了每一个人的表情,用眼睛看耳朵听,感受其他人的情绪,是那种整个世界都被点亮的感觉。这里是共赢模式,还有一种是过分的利他主义,这个也是不太好的,过分利他没有自我,个人觉得自己的内心还是蛮委屈的,积压太久可能还蛮恐怖的。
2、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。之前我与同事相处的模式容易忍耐,一副表面上老好人的样子,但是有时候挤压久了会突然爆发出来。其实这是一种不关注自身情绪的一种表现,就连爆发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样,连自己都吓到了。从小到大的教育里没有情绪方面的课程,一直关注的是做事来实现自我价值,所以这一点我们还是比较容易亏待自己的。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对人际关系的提升也很重要,知道心疼自己的同时自然就能体谅别人。
3、认可自己的缺点。从小打压教育的经历,容易让我们苛求自己,不认可不优秀的地方。尝试原谅自己的不足,适当的放过自己,有时候可能更好些。所谓的“难得糊涂”就是这个道理。能认可自己的不足,也容易理解别人的不足,对同理心也有些帮助。
综上,就是个人的一些萨提亚心理培训的感受。对于自身的探索是一个很大的课题,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有些收获。